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名称:新浪斯诺克直播

地址1: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环球物流中心502

地址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城M13栋120号

电话:0755-28815622

E-mail:robin@honvei.com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除了田七还有哪些“复活”的日化国货

来源:新浪斯诺克直播    发布时间:2024-04-15 08:34:20

  曾几何时,田七、两面针、活力28、熊猫,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中占有率极高的日化民族品牌,但随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品牌都曾宣告退市或险些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局。即便在今天,他们的复活之路看起来也不那么平坦。

  曾几何时,田七、两面针、活力28、熊猫,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中占有率极高的日化民族品牌,但随着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这一些品牌都曾宣告退市或险些陷入被市场淘汰的困局。即便在今天,他们的复活之路看起来也不那么平坦。

  大浪淘沙,有些品牌悄无声息地走了,也有些高调回归。近日,田七牙膏曝出重组成功即将恢复生产再入市消息,成为民族品牌中又一成功“复活”的案例。

  “拍照喊田七”,这样的广告让田七牙膏在上世纪末家喻户晓。诞生于1945年,田七牙膏是源自广西梧州的中草药牙膏品牌。辉煌时,田七牙膏曾经在2004年前后取得年销售4亿余支、年出售的收益10亿元的业绩,旗下一个单品一年就可卖得2.6亿元。在经历过高峰之后,踌躇满志的奥奇丽开始全面利用田七的品牌和渠道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发展。然而,因战略决策失误,奥奇丽偏离了日化主业,同时因为分散了资产金额的投入和管理精力导致财务成本一再增加,出现了。2014年,田七牙膏宣布被迫停产。

  此后,梧州市委、市政府和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等金融机构秉承保护地方品牌的理念,帮企业出谋划策、化解危机。据广西梧州当地新闻媒体报道称,经过各方努力,奥奇丽近日公布其资产重组成功。

  5月27日,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旗下的广西金控资产管理公司以1.4亿元正式入股奥奇丽。这也代表着田七牙膏将正式“复活”。

  记者从田七牙膏官网证实了这一消息,并了解到田七牙膏重新入市之后还将继续定位中草药牙膏,产品将从口腔上火、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龈护理方面入手,并依托“互联网+”打造口腔健康本草养护品牌。

  不少陷入困境的老牌民族日化品牌大致存在三方面原因:一、外资日化品牌“凶猛”,市场占有率逐渐被削去;二、民族日化品牌被外资收购后雪藏,市场逐渐被取代;三、管理者经营重心转移直接引发品牌没落。

  相较大多数在“沉默”中消失的品牌,田七、两面针、活力28、熊猫等民族品牌在“沉默”中努力“复活”着。

  1949年到1996年间,两面针曾与中华、黑妹三大国产品牌在中国牙膏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但随着以高露洁为主的外资牙膏品牌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两面针备受压力,开始多元化发展。2006年之后,奔着多元化发展想法的两面针开始舍弃主业,曾经的“中国第一牙膏品牌”一度退出了主流竞争市场。

  但这一情况从2013年开始有所转变,两面针逐渐将资源向主业倾斜,并通过综艺娱乐节目冠名欲将品牌年轻化后重新“复活”。在通过对产品、渠道双向调整后,两面针在2016欲实现盈利收入18.6亿元。

  上世纪90年代初,洗衣粉行业流传着“南有白猫,北有熊猫”的说法,“熊猫”是当时市场占有率极高的洗涤产品之一。1994年,“熊猫”的娘家——北京日化二厂与美国宝洁合资成立了北京熊猫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据说,当时外方看好的是“熊猫”品牌50年的使用权。然而合资后的“熊猫”即被雪藏。

  1999年,宝洁又收购了“熊猫”所有资产,并将合资公司更名为北京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然后只生产自己的汰渍、碧浪等产品,逐渐吞噬了“熊猫”的市场。眼见“熊猫”可能从此消失,北京日化二厂最终于2000年坚决收回了这一品牌。然而,被雪藏6年之久的“熊猫”,如今的年销售额仅有1000万元。但有消息称,拥有“金鱼”、“宝贝”等民族品牌的北京一轻控股集团计划对北京日化二厂日化产业进行重组,并成立了一轻日化集团。据透露,一轻日化将在2016年主推“熊猫”品牌。

  还有一个在90年代红极一时的大日化品牌活力28。“活力28、沙市日化”成为当时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广告语之一。

  据报道称,1994年,活力28在全国浓缩洗衣粉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但1996年,活力28与国际洗涤剂行业巨头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经营后,品牌影响力开始下滑。原因是,美洁时公司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巧手”品牌中,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于是在2003年初,活力28提前解约,但在经历了7年的雪藏后,活力28已无“活力”。此后不久,企业宣布停产。

  2008年,荆州市政府引入湖北稻花香集团投资,以租赁的形式取得活力28为期30年的经营权。稻花香进驻后投入的6000万元启动资金,但短短三年间便又亏损了5000多万元,运营情况仍旧艰难。记者从荆州市人民政府国资委对外公告获悉,荆州政府正与活力28品牌协商,欲回收其品牌资产与品牌进行重组。